-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是中國最早建立培養(yǎng)播音主持專業(yè)人才的教育基地,也是我國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研究基地。1963年,北京廣播學院正式設置中文播音專業(yè)。經過50年的積累和建設,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建成了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的播音主持專業(yè)教育格局、語言傳播學科體系和中國播音學理論體系,具有培養(yǎng)學士、碩士、博士等多層次語言傳播人才的教學能力。學院目前下設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基礎部、新聞播音主持系、綜藝主持系、口語傳播系、廣播電視語言研究所、播音主持藝術研究所、體育播音主持研究所、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中心等機構,搭建了行政運行機構、教學運行機構和教輔運行機構相結合的組織架構,保證學院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學院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語言傳播教學研究團隊,承擔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和重要的橫向項目。語錄室、演播室、媒資系統(tǒng)等教學條件、科研條件、實驗實訓條件優(yōu)良。2012年學院獲批建立國家教育部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2016年與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合作開創(chuàng)了設立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海外培訓測試中心的機制,為語言傳播和文化傳播的拓展與推廣工作搭建了戰(zhàn)略平臺。學院的辦學理念是:以融合人文和藝術的大學精神為指導,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語言傳播工作者,使其更好地行使大眾媒體話語權,架起信息溝通的橋梁;通過高質量的有聲語言傳播,塑造表達典范,在“書同文”的基礎上,實現“語同音”的理想;發(fā)揮語言的文化承載力和精神塑造力,彰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精神氣質。學院教學力量雄厚。目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已建成北京市和國家級特色專業(yè),播音主持藝術教學團隊和語言傳播教學團隊榮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團隊稱號,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北京市教學名師,擁有國家級精品課、北京市精品課以及中國傳媒大學校級精品課等眾多專業(yè)課程。廣播電視語言傳播學科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該學科專業(yè)獲得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又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本著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相結合的思路,學院建立了由基礎教育課、專業(yè)教育課、方向模塊課、選修課等四個部分組成的課程體系?;A教育課以“厚基礎”為原則,培養(yǎng)人文內涵,夯實人才的綜合素養(yǎng);專業(yè)教育課以“重實踐”為原則,培養(yǎng)播音主持藝術素質,強化人才的有聲語言表達能力;方向模塊課以“有特色”為目標,根據傳媒業(yè)界需要和學生專長因材施教;選修課以“多樣化”為宗旨,促進學生自主選擇和全面發(fā)展。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專業(yè)教學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一個依托的辦學特色:依托傳媒發(fā)展,引領專業(yè)走向。二個屬性的人才特色:新聞性與藝術性相結合。三個并重的師資特色:重教學、重理論、重實踐。四個結合的教學特色:大課小課相結合、有稿無稿相結合、感性理性相結合、教書育人相結合。五個互補的發(fā)展特色:繼承創(chuàng)新互補、開放自強互補、國內國際互補、大眾傳播人際傳播互補、動靜相宜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互補。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創(chuàng)建以來,已向全國各地廣播電視機構和其他傳媒機構輸送了大批優(yōu)秀播音主持專業(yè)人才,涉及學歷教育、在職培訓、專項培訓等多層次多樣化教育教學培訓領域。大批畢業(yè)生已成為中央級、省級和市級廣電傳媒、新媒體及相關領域的業(yè)務骨干和優(yōu)秀管理者。多年來,我院不斷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觀念,突出“厚基礎、重實踐、有特色、多樣化”的教學特色,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材建設、教學方法、人才培養(yǎng)模式、校風學風建設等方面改革創(chuàng)新。在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方面,成果更為顯著,目前與全國30多家廣播電視機構建立了實習實踐等合作關系,并與眾多傳媒教育機構保持著緊密的學術往來。2008年我院學生承擔了第29屆奧運會北京賽區(qū)全部場館的中文播音工作,2009年我院學生參加了《輝煌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的場館解說工作,2011年與云南電視臺合作推出了由教師指導和學生參與的《主播新鮮看》早間節(jié)目板塊,2012年與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播音部合作搭建實踐教學平臺聯合培養(yǎng)新聞主播,2012年與首都圖書館合作搭建實踐教學平臺開展面向社會的大學生誦讀演出活動,2012年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愛家故事廣播合作推出經典誦讀節(jié)目,2016年開展了齊越朗誦藝術節(jié)優(yōu)秀節(jié)目西部展演、港澳展演活動,等等。此外,在校學生及留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傳播活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多年來,學院不斷加強與國內外教學、研究、傳播機構的聯系,與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qū)高校的相關學科和廣播電視媒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qū)有著密切的學術交流。作為中國培養(yǎng)語言傳播人才的重要基地,作為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研究的重要基地,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將努力增強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的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通過語言傳播研究與實踐,提高民族的語言素養(yǎng),傳承民族的文化精華,塑造民族的精神氣質 [詳情][簡章:
1篇
][學費:5.60萬
] -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起源于1985年創(chuàng)立的北京廣播學院管理系,2002年5月,原北京廣播學院管理科學系與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東校區(qū)經濟管理系合并成立中國傳媒大學媒體管理學院,2011年5月,學院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 [詳情][簡章:
1篇
][學費:16.80萬
] -
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是學校直屬的教學科研單位,在新聞傳播學、政治學和公共管理三個一級學科的交叉地帶開展具有鮮明“傳媒與傳播”特色的高水平教學與科研工作。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近年來重點打造的三塊“金字招牌”之一,加掛“全國領導干部媒介素養(yǎng)培訓基地”、“全國社會組織教育培訓基地”和外交部-教育部授牌的“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國際關系專業(yè)是1984年學校最早開設的三個研究生專業(yè)之一;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于1999年起正式招收本科生,已經有二十一年的辦學經驗。在此數十年期間,國際關系研究所、政治傳播研究所、公共管理系等相繼成立,一時名師薈萃、成果斐然,在我國設立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科的一流院校中,因最具傳媒和傳播特色而獨樹一幟。2013年,在中宣部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下,學校成立了“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并加掛“全國領導干部媒介素養(yǎng)培訓基地”,使中國傳媒大學成為我國官方新聞發(fā)言人和領導干部媒介素養(yǎng)培訓的最主要基地,學校各參與單位的相關學科自此定位為以新聞傳播學為主、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科共同支撐的學術布局。在此基礎上,依托一研究院、一基地和兩所一系,近期年來已完成對五萬名黨政領導干部、大型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的高水平培訓,國家級各部門的發(fā)言人基本上全部于在任期間或上崗前接受了中國傳媒大學的培訓。2019年6月,在上述學術機構數十年所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學校整合多個學部、學院的學術資源和師資力量,正式成立“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學院以“勤政為公、學術并舉”為院訓,辦學宗旨為“面向主流、突出特色、服務國家、培養(yǎng)英才”,致力于推動中國國家治理的傳播創(chuàng)新與國家傳播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師資力量強厚?,F有專兼職教師92人,其中全時專職教師21人,教授10人,副教授9人;全部教師均曾在中外知名大學學習并獲得博士學位,學術專業(yè)背景橫跨政治學、公共管理學、新聞傳播學、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計算機技術等,其中多位教授擔任相關協(xié)會、學會主要負責人,以及中央部委、地方黨委政府、大型企業(yè)、媒體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常年公共事務顧問。學院學術研究團隊以著名政治傳播學者荊學民教授為學科帶頭人,引領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前沿和創(chuàng)新研究。學院實踐教學團隊以國防部原新聞發(fā)言人、新聞局局長楊宇軍高級研究員為總教練,打造與實踐一線接軌且具有全球視野的培養(yǎng)方案與學習體驗。學院現任院長為董關鵬教授,先后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劍橋大學和杜倫大學,歷任英國BBC和中國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新聞主播和地方政府貿易經濟與合作局局長等,并曾經在清華大學和哈佛大學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十余年,是我國國家級新聞發(fā)布制度建設和應急輿論引導領域的重要專家,也是國家新冠肺炎處置專家組成員。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平臺的建設,目前已經成立依托學院建設的校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治理研究院、政治傳播研究院、港澳臺與世界事務研究中心和國際中文教育傳播研究中心;學院還下設多個研究機構,分別是國際關系研究所、國際組織研究中心、公益?zhèn)鞑パ芯恐行?。學院擁有完整的、多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在本科和研究生各層次全面辦學,擁有多個專業(yè)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相關項目。研究生方面,在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立“國家治理與政治傳播”博士點,是國內首個以“國家治理與政治傳播”命名的二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開設5個招生方向:政治學理論與政治傳播、媒介與國家治理、全球傳播與國際關系、公共事務與傳播治理、應急管理與輿論引導,1個專業(yè)碩士點:公共管理碩士(MPA)。本科生培養(yǎng)方面,開設行政管理本科專業(yè),下設“公共事務與傳播治理”方向和“國家治理與政治傳播”方向。作為全國高校中唯一開辦國家治理和政治傳播本科、碩士和博士培養(yǎng)的學院,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學子將有機會在此連續(xù)完成嚴格而完整的學術培養(yǎng)和訓練。 [詳情][簡章:
1篇
][學費:5.80萬
]





